中华文化,讲究安身立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每年回家,父母都会催婚,“你都三十岁了,还不结婚?”有人把父母催婚归结为父母为了完成责任和维护自己的面子,其实不然,深究起来,缘是中华文化基因所致。
人的一生,无非出生、学习、成长、结婚、立业……,似乎被定制好的一样,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现代人生年龄阶段是按照心理学理论做区分,一般来说:0-6岁为婴幼儿;7-12岁为少儿;13-17岁为青少年;18-45岁为青年;46-69岁为中年;69岁及以上为老年。
现在的年龄划分简单,并且称呼简洁朴实,然而古时候的称呼是充满诗意的,今天就和小语一起来看下古代不同年龄的称呼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生称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始龀、髫年,男孩8岁称始龀、龆年,幼年泛称总角,儿童称为垂髻之年。10岁以下称黄口,10岁男孩称幼学。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13、14岁称豆蔻年华。女子15岁称及笄,男子15岁称志学。13-15岁舞勺之年,女子16称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始冠、及冠,女子20岁称桃李年华。女子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在古代,豆蔻年华是最无忧无虑的年华,那个时候的女孩子天真可爱,无忧无虑,是女孩子最美的年纪。唐代杜牧《赠别》中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足见古代文人对于豆蔻少女的喜欢。一旦女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就要行“笄礼”,由长辈给女子盘好发辫,戴上发簪,也就标志着可以出嫁了,出嫁后进入夫家,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一辈子不能抛头露面。
男子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及艾之年、杖家之年,男子51岁称开六。60岁称耳顺、花甲之年。
《论语·为政》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到了30岁,应该是脱离少年气,成为一个完全成熟人的标志。三十岁除了家庭、事业、学识独立之外,还有心理上的独立。
过了30岁,心境愈发成熟稳定,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古时候医疗条件比较差,能够活到60岁已经是高寿了,60年为一个甲子,60岁也是一个大寿,称为“花甲寿”。
70岁称古稀、杖国之年,男子77岁称喜寿,80岁称杖朝之年、中寿,男子88岁称米寿,80-90岁称耄耋之年,90岁称鲐背之年,男子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上寿,120岁称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杜甫的《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说明古时候人能活到70岁的真的很少,但古代也有高寿之人。
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于公元1248年出生,公元1464年去世,享年217岁。
吴普,三国魏医药学家,名医华佗的弟子,以华佗所创五禽戏进行养生锻炼,因获长寿,终年约200岁。
彭祖,夏商时期人,先秦道家先驱之一。传说中的养生家,活了800多岁,不过当时的岁数按照小花甲计算,一年相当现在的60天,所以差不多就是140岁。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