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中国医大一院医生联手施救 10小时手术切除“葫芦”肿瘤_每日热门

来源:沈阳网    时间:2023-06-05 06:29:05

一个巨大肿瘤在胸腹腔内,呈葫芦形,纵行向下生长,侵袭并穿越膈肌,直达腹腔,最长径可达23厘米,血运极其丰富。因为瘤体巨大并与周围组织及脏器毗邻,尤其与脾脏及左肺关系密切,术中存在极大风险及不确定性。

一周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与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介入治疗科等科室强强联合,完成了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切除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6月4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许顺教授,了解到这个特殊手术的全过程。

突然:患者肿瘤复发,引起医生的密切关注


【资料图】

许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十余年前,他曾因低度恶性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来我院胸外科就诊,通过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后经过规范放疗并随访两年。后来,他没有进行定期的体检与随访。”

记者了解到,近日,这名患者出现了咳嗽,胸闷,腹胀等症状,又来到胸外科主任许顺教授特需门诊就诊。

经过CT检查提示,患者胸腹腔内可见巨大肿物,呈葫芦形,纵行向下生长,侵袭并穿越膈肌,直达腹腔,最长径可达20厘米,血运极其丰富。在许顺的建议下,患者进行了经皮肿物穿刺明确肿物性质,病理提示肿物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也就是说,患者的肿瘤复发了。

会诊:多学科专家联合制订手术方案

因为瘤体巨大并与周围组织及脏器毗邻,尤其与脾脏及左肺关系密切,术中存在极大风险及不确定性,许顺教授立刻组织两轮会诊,与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主任辛世杰教授、王雷副教授、浑南院区肝胆胰普外科赵梅芬教授、介入治疗科夏永辉副教授、泌尿外科朱育焱教授、麻醉科崔湧教授深入讨论,制订周密的治疗计划和手术方案,并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联手:多学科接力手术10小时,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首先,夏永辉副教授先行CT引导下腹主动脉非选择性造影,明确肿物供血动脉并进行了栓塞封堵,以避免术中大量出血;王雷副教授于腹主动脉置入球囊备用,若术中大量出血即可扩张球囊予以止血。

准备就绪后,许顺教授带领胸外科手术团队先行胸腔探查,由上次手术的左侧腋后线切口经剑突下延至脐上三指处做手术切口打开胸腹腔,探查发现肿物巨大,在胸腔内与左侧胸壁,左肺下叶以及膈肌广泛粘连,巨大的肿物将主动脉推向对侧。

许顺团队小心地将肿物与胸壁游离开,切除与肿物紧密粘连的部分左肺下叶以及受侵的膈肌。

随后,辛世杰教授、赵梅芬教授开始进行腹腔探查,发现肿物在腹腔内与后腹壁以及胰尾关系密切并骑跨于脾脏前后两侧,无法游离。辛世杰、赵梅芬与许顺三位教授互相配合,将肿物从后腹壁与胰尾逐步剥离开来,并切除与肿物紧密粘连的脾脏。

最后,许顺教授、韩立波教授带领胸外科团队将心脏补片修剪后,对已经被切除的膈肌进行修补,完成胸壁重建。手术历时10小时,顺利切除了23×17×11cm(厘米)的巨大肿物。术后,患者于ICU病房监护两天后转回胸外科病房。在胸外科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术后第6天拔出脾窝引流,第11天拔出胸腔闭式引流,术后13天顺利出院。

疑问:巨大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许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患者在十多年前做过一次手术。手术后患者以为自己没事儿了,没有进行必要的医学复查,这是主要的原因。”

许顺说,还有其他几个原因。一、这个肿瘤是低度恶性生长,所以生长比较缓慢,恶性肿瘤恶性度高的生长就快,症状就特别明显。这个肿瘤生长得缓慢,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它一点一点地生长,人体对它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身体的不良反应不明显。二、胸腔和腹腔相对空间比较大,它又长在后腹壁,这是比较疏松的地方,是顺着胸腔和腹腔的间隙弥漫性的生长。三、肿瘤生长的过程当中,患者的体重也在增加,显得肚子大,患者以为是身体发胖造成的。

提醒:肿瘤手术后的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

许顺说,这名患者对自己的手术后的复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都切出一个肿瘤了就应该好了。肿瘤是有复发可能的,应该一年体检一次,或者按照医嘱定期来医院复查,他刚开始两年进行复查了。时间长了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复查了。提醒肿瘤患者术后要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解读:什么是低度恶性孤立性纤维

在恶性肿瘤当中分几类,按照病理类型和临床经过及预后,大致分为:交界性的肿瘤(良恶之间,比较温和)、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吴强

受访单位供图

X 关闭

推荐内容

这是标题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